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修订)

发布者:教务处发布时间:2024-04-25浏览次数:11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等有关文件精神,探索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路径,推进学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根据学校《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办法》,修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目标,着力解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升的关键问题,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全面融入公共课、专业课,持续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不断提高公共课、专业课育人功能,形成思政课与公共课、专业课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协同育人的良好格局,着力培养重实践、强创新、能创业、懂管理、敢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建设要求和内容

(一)总体目标

“课程思政”课程应具备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灵魂和主线,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任课教师应切实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有机融入课程,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各门课程应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修订完善课程标准,做好课程育人教学设计,创新教育教学和课程考核方式方法,健全课堂教学管理,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规范。

(二)具体目标

1.创新课程教学建设,切实提升教学效果,培育一批充满思政元素、发挥思政功能的示范通识课和专业课;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思政”课程。

2.创新授课团队建设,组建一支具有亲和力和影响力的由试点课程教师与思政课教师或思政工作人员共建的课程团队。

3.创新教学成果建设,建立一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提炼一批可推广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

4.创新教学效果评价,制定课程思政育人教学效果评价标准,形成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

三、基本原则和重点任务

(一)基本原则

1.全专业推进。构架符合专业(群)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形成多维、立体、全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模式。将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融为一体,摆脱思想政治教育“孤岛”困境、克服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现象,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全过程渗透。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将红色文化元素、国学文化元素、中国古代哲学元素、道德文化元素、爱国主义元素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要素充分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标准,让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全方位重视。各教学单位及相关部门要围绕各自职能,着力在完善课程目标设置、突出课程德育功能、引导教师创新教育教学,形成密切配合、协同推进的良好格局,实现课程思政全专业覆盖。

(二)重点任务

1.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把准学科定位方向,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在政治引导、学理阐释和价值塑造上下功夫,提升教学实效。强化课程体系建设,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全面贯穿、有机融入各门课程。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活实践,找准切入点、聚焦点、结合点,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

2.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

根据我校办学定位和专业优势,组织思政教师、专业教师、管理骨干、科研骨干共同开发体现学校特色的公共课程,进一步充实选修课程,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形成一体化的课程思政课程体系。

3.深化思政课程教学改革

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加强思政课程理论研究和教学改革研究。将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相结合,建立思政教师深入二级学院挂职制度,深入开展各专业课程思政研究,推进思政课程教学改革,在校级教改课题中设立思政课专项,鼓励支持教师开展教学研究。

4.深挖专业课程育人功能

充分挖掘每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相融合,根据不同学科、课程的性质特点,挖掘拓展思政元素,思想价值引领贯穿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备课讲课、教学评价等教育教学全过程。

5.提高专业教师育德能力

充分运用入职培训、专题培训、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和理论学习会等手段,加强教师育德能力建设。引导所有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理念,以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为目标,利用课堂主讲、现场回答、网上互动、课堂反馈、实践教学等方式,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引领融入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

6.完善课程评价机制

进一步强化所有课程的“育德”功能教育理念,并通过教学改革项目建设、课程标准、教学设计等加以落实。在课程建设、课程教学组织实施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增强和发挥作为首要因素。结合评教,将教师思想政治表现、教学质量、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作为教师评教、职务评聘、评优评先的重要指标,进一步形成全员育人有效机制。

四、具体项目

(一)举办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大赛

每年举办校级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大赛,突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结合专业特点,做好课程思政的系统设计,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育人新要求,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二)立项课程思政教改专项课题

每年在校级教学改革课题中设立思政课专项,加强思政课程理论研究和教学改革研究,不断深化思政课程教学改革,鼓励支持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在总结试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更多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最终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全面提高育人效果。

    (三)立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学校每年将遴选10门左右有基础的专业课进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每门课给予专项经费支持,进行编制教学指南,修订课程标准,建设网络、数字化教学资源及教学资源库,撰写典型教学案例,进行相关教学研究等工作,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四)组织课程思政能力提升培训

不定期开展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提升培训,扎实推进我校课程思政建设理论研究、教学实践和建设质量,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基础,深入探析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方法和实现路径。

(五)组织青年教师思政技能比武

每年组织青年教师思政技能大比武校赛,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相结合,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提升青年思政教师综合能力。

五、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分管思政工作和分管教学工作的校领导为组长,有关部门、教学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

(二)加强协同联动

党委宣传部、教务处、人事处、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相关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要各负其责,互相协同,形成推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协同机制和各教学单位、任课教师的交流沟通联动机制,定期开展调研和专项研讨,研究提出具体政策和措施,确保改革落到实处。

(三)强化工作考核

定期对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宣传表彰、督促整改。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和课程思政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选拔培训的重要依据,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纳入学生课程学习评价,将教学单位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纳入二级学院教学考核评价。

(四)完善激励机制

将课程思政工作纳入学校教学改革项目,通过项目的形式对课程思政工作提供资助。鼓励各教学单位设立专项经费,为课程思政工作有序推进提供保障。

六、其他

此方案自颁布之日起实行,如遇政策变动等情况导致方案的实施出现问题,以教育主管部门文件为准。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2024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