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学院党总支开展“五老传薪火·田埂育新人” 特色田间思政实践活动

发布者:党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25-11-11浏览次数:22

为深入落实“五好”关工委建设要求,充分发挥学院退线及退休老同志的经验优势与育人作用,11月初,智能制造学院党总支面向入团入党积极分子和受资助学生,组织开展“五老传薪火·田埂育新人”特色田间思政实践活动,以劳动实践深化党性启蒙,让学生在躬身实践中锤炼党性、增长才干。

活动伊始,孙笪忠等几位老同志分享了他们的入党故事和深耕教育事业的经历,以“扎根精神”为引,为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田间入党启蒙课”。他们寄语青年学子,要在思想上“扎深根”,才能在人生路上“站得稳”;要在信念上“立得住”,才能在成长途中“向阳生”。



随后的田间实操环节,老同志化身技术导师,手把手指导学生进行深翻平整与精准播种。教学不仅覆盖铁锹使用、播种间距测算等传统农技,也包含苏州青、豌豆、蚕豆等多种作物的实地种植,更重点引入智能喷灌系统,组织学生亲手安装调试。这套系统能基于天气与土壤湿度数据,远程设定喷灌策略,实现从“人控”到“智控”的飞跃。学生在“老带新”的亲密互动中,不仅掌握了劳动技能,更深刻领悟到“深耕细作”背后所蕴含的踏实作风与工匠精神。



种植间隙开展的“思政微课堂”将活动推向高潮。师生围坐田埂,从深耕聊到担当,从播种谈到初心。老同志用朴实的语言分享人生感悟,为入团入党积极分子指明方向,让思政教育从实操延伸到思想,真正做到了接地气、润人心。

本次活动是智能制造学院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一次生动实践。它成功地将“劳动教育”与“党性启蒙”深度融合,借助“老带新”的温情模式,把冰冷的田地变成了有温度的课堂。后续,学院将依托“五老田间思政工坊”这一品牌,持续追踪作物生长与学生成长,让劳动的种子、红色的基因在智慧农田里孕育出丰硕的育人成果。(图/汤陈仡仡 /陈欣 责编/曾妍 审核/周玲余、何茂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