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促进党建引领和实践育人深度融合,4月9日下午,我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与中共城厢镇电站村委员会成功举行校村党建共建签约仪式。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周丽雅、院长韩学芹,电站村党委书记王义平及双方相关人员出席了此次活动。此次签约标志着双方在党建引领下的合作进入全新阶段,将为教育与乡村深度融合发展注入新动力。
在签约仪式之后,双方还举行了青春“政”当时——“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揭牌仪式。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电站村村委会强强联合,旨在打造创新型“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平台,是双方落实教育部、中宣部等十部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重要举措,也是校地联手、共同打造资源共享的党建和思政教育阵地的有益探索。通过这一基地,学院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实践场景,将理论知识与乡村发展实际紧密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而电站村也将借助学院的教育资源,推动乡村在文化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新突破。这一举措不仅是对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探索,更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生动实践,为校村双方实现共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揭牌仪式后,电站村党委书记王义平详细介绍了电站村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规划。他指出,当前电站村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村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谈及未来,王义平书记强调,“军事+旅游”与“体育+旅游”模式将是电站村发展的重要发力点,凭借此类特色与创新才能有效提高竞争力。
本次与电站村的深度合作进一步拓展了思政课实践教学渠道。借助“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为学院思政课教学打造了生动且多元的实践场景,旨在增强实践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学生们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是走进乡村现实,亲身体验乡村发展进程,将思政课小课堂向社会大课堂延展。
此次党建共建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为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城厢镇电站村搭建了合作的桥梁,开启了校地合作、共同育人的新篇章,对于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电站村将以此次共建为契机,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深化交流合作。(图文/孙海宁 审核/韩学芹 周丽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