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艺术设计学院心理部在“一站式”学生社区组织“心理委员,心理安全员工作成长指南”培训。本次培训分为两期,分别聚焦于工作职责和基本技术,以确保心理委员和心理安全员能够有效地识别和支持需要帮助的同学。培训由心理老师马红杰主讲。
在首期培训中,心理委员和心理安全员共同学习了团队契约,承诺建立一个互助友爱的朋辈心委团队。他们期待真诚地互动、积极地参与分享,并在课程中敞开心扉。这一期的培训强调心理委员和心理安全员在团队中的重要性,以及他们在促进校园心理健康中的关键角色。
第二期培训深入探讨了心理委员和心理安全员在日常工作中的观察、倾听和操作技能。通过识别同学们常见的心理困惑,如强迫观念、心境抑郁、躯体异常等,帮助学生骨干学会如何关注和识别需要帮助的同学。
培训还强调了倾听的重要性,将其视为心理辅导的基石。学生骨干学习了如何通过言语和非言语行为传达理解和接纳,以及如何使用开放式提问来促进求助者的自由表达。
在心理辅导的基本步骤部分,学生骨干学习了从开端到尾声的完整流程。这包括介绍心理辅导的性质和原则、了解来访同学的基本情况和心理困扰、评估问题的类型和程度、提供帮助以及在尾声阶段给予支持和鼓励。
培训还涵盖了不同工作的重点,包括宣传活动、识别和汇报、认真倾听、及时转介以及在危机情况下的即时报告。特别强调了在面对有自杀风险的同学时,应立即报告给辅导员,确保生命安全始终放在首位。
最后,培训提供了与情绪中的人沟通的技巧,包括表达关心、共情式对话和说服对方获取专业帮助。这些技巧旨在帮助心理委员和心理安全员更有效地与需要支持的同学沟通。
此次培训不仅提升了心理委员和心理安全员的专业技能,也为未来的心理健康工作指明了方向。马红杰老师鼓励心理工作者们全力以赴,为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期待他们在未来工作中的卓越表现。(图/沙宇乐 文/马红杰 审核/王钰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