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学院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系列活动)(二)——以青春之名,守护文化根脉

发布者:经济管理学院发布时间:2025-02-26浏览次数:140

2025年春节,是“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新年。这一传统节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对中华文明的认可,更让全球目光聚焦于中国年俗的独特魅力。为此,经济管理学院在寒假期间开展“以青春之名 守护文化根脉”的寻访家乡非遗主题活动,鼓励同学们走进街巷村落,探寻根植于乡土的非遗瑰宝,用脚步丈量文化传承的温度,用镜头记录非遗魅力的瞬间 

无锡市南长街:古运河畔的非遗盛宴

今年春节,无锡南长街作为2025年央视春晚分会场之一,成为了全国瞩目的焦点。这条依京杭古运河而建的古街,被誉为“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这里不仅有南禅古寺、清名桥等历史遗迹,更汇聚了众多非遗文化项目。春节期间,南长街的“蛇序”市集热闹非凡,无锡精微绣、惠山泥人、木刻拓印等非遗技艺在这里大放异彩。非遗大师们现场展示技艺,游客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精美的作品,还能亲自体验制作过程,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

此外,南长街的夜晚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古运河畔灯火璀璨,非遗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呈现出一场视觉与文化的双重盛宴。在这里,非遗不再是遥远的记忆,而是触手可及的生活。

——标准化2413 杜小月

南通市启东蓝印花布:蓝白之间的非遗传承

蓝印花布,作为南通的非遗名片,以其独特的蓝白之美吸引了无数目光。春节期间,南通举办了“金蛇献瑞乐通城”民俗巡游活动,蓝印花布秀成为其中的一大亮点。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复杂,从刻板、刷油到刮浆、入染,每一步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春节期间,我也有幸走入蓝印花布博物馆,馆内丰富的藏品让深刻体会到非遗艺术的魅力。

——物流2401 耿艺瑕

苏州金庭东村敬修堂:古村落中的非遗记忆

  苏州金庭东村,这座位于太湖之滨的传统村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敬修堂作为村中保存最完整的古宅之一,见证了洞庭商帮的兴衰。在东村人的心中,敬修堂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家族荣耀和文化传承的象征。走进敬修堂,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繁华的年代。堂内的每一砖一瓦、每一片木雕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墙上的彩绘壁画描绘着古代人们的生活场景和神话传说,色彩鲜艳,栩栩如生;梁上的木雕工艺精湛,图案精美,既有龙凤呈祥、福禄寿喜等吉祥图案,也有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文化元素,让人叹为观止。春节期间,古村落中弥漫着浓浓的年味,村民们沿袭着传统的过年习俗,贴春联、挂灯笼,古老的宅院里充满了生机。

——酒店2301金戚烨

经济管理学院一直致力于开展不同类型的美育教育活动,通过书法、国画、古琴等兴趣活动,鼓励学生们深入了解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此次“返家乡”社会实践系列活动,正是学院美育教育的一次生动实践。同学们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不仅加深了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更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在未来的日子里,经济管理学院将继续秉承“以青春之名,守护文化根脉”的理念,引导学生们积极参与文化传承和创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