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学院
 
青春“三下乡”| 智能制造学院暑托班“科技+职涯”双轨赋能社区儿童成长
发布人:智能制造学院  发布时间:2025-08-15   浏览次数:12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青年学子于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锤炼过硬本领,7月初至8月中旬,智能制造学院“智汇社区·青少年科创筑梦计划”在太仓市15个村社区同步开展。活动以“未来工匠养成记”为主线,同步融入学涯职涯规划教育,创新“理论+实践+职业体验”三维课程,为490名社区儿童种下“科技报国、技能成才”的种子。


科学启蒙:盐水中的“电流密码”


课程开始,“智小匠”用电力交通方式为引,吸引社区的小朋友一起学习食盐导电的原理。当金属电极(镁条)浸入盐水时,离子在电极间定向移动,形成闭合回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驱动小车前进。“原来盐水不是普通的‘咸水’,而是藏着电的秘密!”小朋友通过动画演示和“智小匠”细致的讲解,直观理解电能源与离子导电的原理,为后续实践打下基础。



工程实践:动手制作盐水小车


理论学习后,社区的小朋友迎来趣味挑战——用简易材料制作盐水小车。在“智小匠”的引导下,他们完成制作盐水小车。小朋友将各个小零件都装到底板上,导线与马达连接,将它们粘在一起,装上盐水杯,将镁片和碳片用夹子固定在杯子中,最终实现盐水小车的移动。小朋友在调试中发现问题、思考解决方案,亲身感受工程实践的乐趣与挑战。



职业启蒙:从“闪电”到职业认知


“智小匠”以《疯狂动物城》中的树懒“闪电”为切入点,引导小朋友思考职业与个人特质的关系:“如果让他当急救员,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通过讨论,小朋友逐渐明白:职业选择需要结合兴趣、能力和价值观,就像闪电虽然动作慢,但耐心细致的特点让他能胜任特定岗位。随后,小朋友参与“职业扮演”游戏。在角色体验中,对职业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从盐水小车的首次移动到职业理想的萌芽生长,智能制造学院以一场充满温度与智慧的暑托班,在社区儿童心中播下“科技报国”的种子。当童真遇见匠心,当理想照进现实,这场跨越年龄与领域的对话,正为中国制造的未来写下充满希望的注脚。(图/“智小匠”志愿者服务队 文/徐炜)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苏ICP05003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