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东文化内涵探讨(二)

发布者:admin发布时间:2012-07-25浏览次数:893

凌鼎年
 
    7.名胜古迹,智慧结晶
娄东文化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名胜古迹、名人、名土特产是其基本构成。太仓属于经济发展较快的沿海地区,故历史遗存的损毁就多,现已十不存一,但仍留下了宋代乐荫园、阅兵台,元代石拱桥,明代王锡爵大学士第、张溥故居,弇山园、南园,云塔桥、西塔,清代钱家祠堂、龚氏雕花楼等古迹,这些估计保存了大量历史文化信息。如今弇山园内的海宁寺基,距今八九百年历史,而海宁禅寺,又是梁天监年间的妙莲庵旧址,可以追溯到一千五六百年前。2003年园子改造时挖出来的石础、石柱、条石等就是最好的证明。园中的墨妙亭为元代时始建的文物古迹,《辞海》也有记载。如张溥故居这种典型的走马楼式明代建筑,如大学士第的将军门楼,如国内的第一号的元代大铁釜等,都承载着不可多得的历史信息。
 
   8郑和精神,彪炳史册
   太仓是明代郑和七下西洋的始发地,不但保存下了天妃宫,还留存了下一些有关郑和的传说。600年前,郑和的两百多艘宝船,两万八千人的队伍,在太仓刘家港海塘上结集编队,在天妃宫朝拜祈祷,规模之大,气势之盛,古今罕见。郑和面对浩淼无垠的大海,劈风斩浪,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以及他以和平信使的身份,宣传的那种睦邻邦交的政策,都给历史给后人留下了一份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郑和下西洋始发港、起锚地更成为太仓的城市名片,擦亮了太仓的知名度。郑和的开拓精神也激励真我们后人勇往直前。
郑和七下西洋是一口深井,可挖掘的东西还很多。它为古老的娄东文化注入了一种新的活力。
 
   9.民俗民风,原汁原味
   娄东文化既然是一种地方文化,那么民俗民风必是它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太仓的民俗民风很多,除了大过年、过清明、过端午、过中秋、过重阳外,还有立夏尝三鲜,立夏秤恩,七月七的乞巧节、农历七月三十日的点酒思乡、叫喜等。
   还有双凤的民歌历史悠久,明代时已很出名。
   另外,太仓还有矛子舞、滚灯、龙灯、舞狮、龙船后艄翘等独特的民间节目和民俗。
土虽土,却有地方色彩、地方特色。
 
 10.土产特产,好吃好记
别小了土产特产,中国的食文化向来源远流长,且受众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头百姓的关注。贵州茅台、青岛啤酒、金华火腿、高邮咸鸭蛋等以地方名字命名的特产,早已融入地方文化,成为著名标签。太仓肉松百年来已成为太仓的标签,提起太仓,外地人首先想到的是肉松。太仓糟油名气虽不如肉松,但偏爱者自会寻到太仓来觅宝。因为当时慈禧太后就非常爱吃糟油,故曾有“进贡糟油”的金子招牌。近年,双凤爊鸡也名声在外。相传双凤爊鸡在明代时就吸引过唐伯虎与祝枝山品尝。太仓的长江四鲜近年越发声誉鹊起。银鱼相传为西施眼泪所化,杜甫等大诗人也有诗咏之。刀鱼鲜美无比,宋代大诗人梅尧臣有诗称美过。鮰鱼在唐代时被视为鱼中珍品,唐代大诗人皮日休有诗曰:“因逢二老如相问,正滞江南为回鱼。”鲫鱼古称皇帝鱼,宋代苏东坡、王安石都有诗文咏及,到明代时则为贡品。还有河豚,古人认为美味如西施之乳,故有拼死吃河豚之说,但现网箱养殖后,毒性已大大降低,真正成为一种美味佳肴,长江水鲜饮食文化正凸现它的魅力。可惜像太仓的双凤麻将蛋、太师饼、三珍斋风鸡等特产土产日渐式微,殊为可惜。
 
 11.宗教遗存,自成一景
太仓佛教的历史最早记载在三国时,当然,比之佛教圣地五台山、九华山等,太仓的宗教还微不足道,还难以形成旅游景点的拳头产品与产业化,但太仓的宗教也有自己的特点,既五教俱全。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都有存在。如南郊的南广寺、板桥的海天禅寺、浮桥的同觉寺、双凤的双凤寺为佛教,双凤的玉皇阁教,城内的教堂为基督教,城郊处的清真寺为伊斯兰教,制糖的若瑟堂为天主教。近年又陆续开放了多座庙宇,本地与周边县市来进香的日渐增多。如何积极引导,净化心灵,使宗教文化为社会服务是个课题。
 
    12.文人元素,城市精神
太仓地处江海交汇之处,地理条件得天独厚。这种地理环境也造就了太仓人的性格。从历史上来看,唐宋以前,太仓属于乡野之地,离南京、扬州、苏州等繁华都市尚有一段距离,是避世隐居的好地方,故官场失意之人或与世无争之文人、喜欢在太仓造房筑园,清净过日子,这就有了一定的保守性。但就全世界范围看,凡江海交汇之处皆世界经济最发达地区,海洋文化的影响,使之产生一种走出去的开拓精神。加之,太仓城内2200年的盐铁塘与900多年的致和塘十字交叉,使太仓百姓浸淫在水文化的沐浴之中,焕发了灵气。元代码头的兴盛与上海开埠更影响了太仓人,影响了娄东文化,使得娄东文化吸收了外来文化,娄东文化呈多元倾向,太仓的人文精神有了两面性,既有负面东西,更有积极的东西,既不能全盘接受,也不能统统否定,要去伪取精,去劣存优,汲取精华,为我所用,以提炼当代的城市精神。如吴健雄的科学精神、郑和的开拓精神、吴晓邦的艺术精神等等。
 
(摘自《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娄东文化之起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