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理论探讨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07-26浏览次数:702

校园文化是在长期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中,逐步形成并为师生员工所认可的具有本校特色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校园风气、道德规范、发展目标和思想意识等因素的总和。校园文化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办学理念、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建立和完善的过程。这是一种精神的东西,对师生员工具有潜移默化的渗透和影响。学校的发展既要靠有效的机制,同时还要靠一种精神去统一师生员工的思想,约束他们的行为。发展校园文化的目的就在于用一种无形的、精神的东西去统一人的思想和行动。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对学校改革、建设与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师生员工的价值取向与行为规范的形成,对弘扬办学理念、培育校园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优势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学校各组织各部门各单位和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任务。所以校园文化建设应该由学校党委负主要责任,建立由党委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体制。工会作为学校的重要组织之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负有重要责任,也理应发挥重要的作用。

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是由工会的性质、任务和自身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工会作为党领导的教职工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和重要的社会政治团体,其根本任务就是把法律所赋予的各项社会职能具体落实到学校工作中去。维护和代表教职工利益,组织教职工参与学校事务,通过教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团结和动员教职工投身学校建设与发展等等,工会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而校园文化的精髓就在于强调人的价值,注重在更高层次上挖掘人的潜力和潜能。因此,虽然工会工作与校园文化在性质、内含、方式上不尽相同,但毫无疑问,它们之间在对象、方向、目的、途径上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是相同、相通和相融的。另外,健全的组织体系,群众化的工作方式,良好的群众基础,使得工会组织本身具有其他组织所不具备的优越条件。工会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最大限度地把教职工组织起来,使校园精神、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观念等更加深入人心。可以说,工会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上具有不可替代的组织优势和强大的号召力,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概括起来,工会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优势有如下几点:

(一)工会是群众组织,是教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是“教职工之家”。这一定位使工会在无形中成为教职工的依靠,教职工有话愿意对工会说,有难愿意找工会帮,有意见愿意向工会反映,有建议愿意向工会提。教职工的信赖,使工会在群众中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很容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把教职工凝聚和组织起来。

(二)工会是学校党委联系教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这就明确了工会自上而下地贯彻党的政策,自下而上地反映教职工意愿的特殊位置,这一特殊位置决定了工会在密切党群关系和引导教职工完成党的任务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工会更容易通过开展工作把教职工紧密地团结在学校党委的周围,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与各组织各部门各单位齐心协力共同创建起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三)工会在校园文化传播和宣传教育工作中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宣传教育工作是工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群众工作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好宣传鼓动的工作,做好群众的思想教育的工作,这也是工会干部的基本功。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各校工会在网络化建设、报刊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工会进一步做好文化传播及宣传教育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尤为重要的是,工会可以利用自身的组织优势,通过开展建”家”以及多类型多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满足职工的精神需求,使教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四)用身边涌现出来的典型激励广大教职工是适合工会性质和特点、为工会所常用的一种群众工作的方法。典型的意义就在于它远远超出典型本身取得的成就这一表象,而在培育校园精神方面所具有的极强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学校工会作为一级基层组织联系着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许多先进模范人物,比如各级劳动模范、“三育人”先进个人、师德先进个人、生产建设红旗手、岗位立功先进个人等都是通过工会组织推荐和评定的。做好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的宣传工作,不仅能对所有教职工产生感召和激励作用,引导广大教职工树立远大的理想、正确的人生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同时也有助于在社会上宣传学校,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提升学校的外在形象。

(五)《工会法》规定,“工会组织和教育职工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民主权利,发挥国家主人翁的作用,……”,“工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可见,工会在学校民主政治建设中肩负着特殊的责任,工会可以通过召开教代会、开展校务公开等多形式多渠道的民主管理活动,吸引和组织教职工管理学校事务,不断提高教职工主人翁意识和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六)工会有着组织开展群众性活动的优良传统,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教学基本功比赛等活动来激发教职工的建校爱校热情和劳动积极性。

二、工会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工会应积极主动地把自己浅层面的文化活动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之中,有目标、有步骤、有秩序地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并在参与中履行职能,发挥作用。

(一)把教职工个体素质的提高和整体素质的优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就校园文化建设来说,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提高教职工素质为基本出发点。根据教育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工会要积极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做好教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努力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教职工,通过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教育活动,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教职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主人翁责任感。要进一步加大对教职工执教和工作能力的教育和培训力度,通过积极开展岗前培训和基本功竞赛等活动,提高教职工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引导教职工为学校发展多做贡献。

(二)大力宣传培育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是校园之魂。要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发掘校园精神的丰富内涵,用师生易于接受的语言和形式,诠释校园精神的丰富内涵、基本精髓、文化传统和时代风貌。要切实加强教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广泛开展“三育人”、“树、创、献”活动。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要善于发现教育教学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及时总结他们的先进经验。要不断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赋予校园精神新的内涵,提高校园精神的品位,同时加强校园精神的养成教育,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用校园精神规范教职工的行为。

(三)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教职工的精神生活。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督促和推动学校加强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和充实“教工之家”、文化体育场馆、教工阅览室和“教工活动室等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教职工喜闻乐见的各项文化体育活动,使工会组织文化体育活动的功能得到更有效的发挥。通过开展“教工小家”建设等活动,努力把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开展到院系基层单位,扩大教职工的参与面,使他们在活动中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放飞心情,活跃生活,从而使校园文化的基础得到加强。

(四)从制度上对教职工个人利益予以充分保障。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一致的。社会主义的集体利益,体现着各个个体的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集体利益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为个人利益的发展和实现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而正当的个人利益的发展,又是集体利益发展的重要保证。对于个人的正当利益,不仅要在经济上给予合法的地位,而且应当在道德上予以必要的肯定。必须承认,合法追求个人利益是每一个教职工的基本权利,也是形成激励的必要前提。教职工激励机制一定要建立在充分尊重教职工个人利益的基础之上,使学校的整体利益与教职工个人利益协调一致起来,这样激发出来的工作热情才可能有坚实的物质与精神基础。工会负有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责,在如何维护权益的问题上,我们过去更多注重的是大大小小教职工群体的利益,对教职工个体的利益则关注较少,而勇于表达个体利益的又往往是那些学术地位比较高、民主意识比较强、社会影响比较大的学术骨干。对这些人的利益,工会没有理由不给予特别的关注。所以,工会在关注教职工群体利益的同时,也应该认真地关注教职工个体的愿望,真诚地听取不同个体对工作条件、利益分配以及其他涉及其切身利益的事务的意见,通过对教职工整体、不同群体、不同个体利益的分析研究,提出更为全面的维护方案,更好地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教职工的积极性。

(五)进一步推进校园民主政治建设,努力增强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重视人的价值,开发人力资源,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精髓。而民主管理是教职工群众参与学校管理的有效形式,通过切实有效的民主管理活动的开展,可以增强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为教职工提供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工会要依法努力扩大民主管理的渠道,给教职工提供多方面、多渠道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努力在全校造成一个各尽所能、各遂其志、各展其力,齐心协力为学校改革、建设与发展事业而不懈奋斗的生动局面。